经是你们所说的经,读当如你们所说的读吗?
关于读经,就我而言,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读经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读什么“经”……我们的古文完全是一笔胡涂账……文章自然是“越古越好”,甲骨文不好认,又不成章,下来就只有论语大学了……此外,从内容上来说,热爱祖国语言文化并不一定就要上古的文字。这些东西,首先的问题是语言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通常主张给孩子读能理解的、生动活泼的文章。给幼儿读《安徒生童话》比《论语》、《大学》无论如何要更有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给尚不会说话的孩子读这个,有多少意义呢?……台湾少数人倡导读经,实际上国内也好台湾也好,许多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这是一股反文化的逆流,蚍蜉撼树,螳臂挡车,可怜可笑之极。语言是发展的,文化是发展的,我们还是应该与时俱进,有选择地继承……
关于读经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读……没有理解的东西,是记不长久的。因此,我更趋向于给孩子选择能理解的、生动活泼的现代儿歌,比如北京童谣等,我认为效果远胜过读“弘毅木纳近仁”。
-
据我看,此文作者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意义必随时代而变,时代过了,意义即过了。
二,凡是学习必以“理解”为测评,凡不理解的(包括暂时性的尚未全部理解)皆无教育的意义。
第一点,我们可称之为“断灭见”,若一直如此看人生,则人生只剩下“当下”的盲动,个人或民族将是一个无挂搭无历史的不能累积的没有厚度的平板的存在,将导致个人或民族生命上的虚无主义。
第二点,我们可称之为“浅薄的理智主义”,这种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到最后,将走向崇拜西方文化之路,而,所崇拜的,只是西方的科技与经济,因西方人整个来看,也不如此浅薄也。(只有美国人才接近“浅薄”,此乃欧洲人共同之意见。只可惜,欧洲也很少人能知道美国之“浅薄”,乃是起因于他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肤浅,而欧洲人近世以来的教育也拼命向美国人学习。)
此两观念,是人类最浅近,所以也易有的观念,故初闻之下,颇有道理,于是赞同的人居多,人又往往“以多自证”,此“俗见”之所以为“俗”也。
幸好本文所论“什么经”和“怎么读”,语气常在依违之间,并未完全反对读经,仍是吾界朋友也。
只不过他说曾听过我的演讲,对这两个基本问题,居然还是如此见识,我真该反省反省我当时是不是没说清楚也。(2007/10/01)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