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五分钟吗?

善问者 师资教学 44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5分钟。可是这个女孩子注意力能集中至少10分钟以上……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心理学家是很科学的,是有“数据”的,不可轻忽!

    只不过,他们是观察了那些“注意力只能集中五分钟的儿童”--要之,全天下,尤其是美国的三岁小孩,都是五分钟的程度。--只是不知是人类本自天定如此,还是那些孩子是从胎儿到出生三年来,硬是被教导成那个样子?--此处不察,而举其“抽样观察统计数据”说:“三岁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五分钟”,我曾开玩笑地说:“为什么不去观察猴子?猴子注意只有两分钟。为什么不以两分钟为标准?”

    西方的心理学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它的问题不来自于其“数据统计结果”,也非来自于其“实验流程”,乃是来自于其立足点--方法论。它的方法是“观察统计法”,观察的是什么对象?是“现实”中的“人”,观察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问可知,是“现实已然”的人生样态,然后宣说:“人生就是如此”,我称之为“庸俗心理学”。因为他观察的是“现实”的人生。心理学观察不出孔子颜回的心理--孔颜的作为是违逆心理学结论的。

    但心理学家所持的就是这一套,这一套本来是观察“物性”研究“物理”的方法,现在拿来用在人身上了,号称“科学”,其实只是“自然科学”,把人等同“物”来“研究”了。

    它会产生一种教导的作用--因为它的“数据”之可靠,会让世间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的。无怪乎人都被教得“现实”了,因为“心理学”的观察中,观察不到“理想性”,一切的理想性都是“不科学”的。

    因此,一般幼儿园的一节课是二十至二十五分钟就要下课,如果有读经学堂一节课定为两小时一百二十分钟,必会受到“学术界”的攻击。他们拿的是“美国心理学”的“实验”证据,而不承认眼前“学堂”的“实验”证据。

    不过,心理学总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的,因为,毕竟“人”总是庸俗的,所以,总是被心理学家“猜中”了。

    所以,心理学是有用的,有大用的,它还要继续支配人间,以至永世…永世……直到有人觉醒。

    2009/06/01 10:16am

    1个月前 0条评论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大秦用邮件写来对我上楼发言的相关讨论,我觉得说得很对,故转贴于此:

    看到老大的一个回帖,我有不同的看法。写来交流一下:

    我认为,刻意去要求孩子的注意力,这是未必是正确的。孩子的心灵在未开知前(即在性生理发育之前)纯是一片天机,无所谓动静的,它就是静的,也无所谓有无注意力的,它就是有注意力的,但这种注意力不可以拿成年人的注意力去与之比较与衡量。也许它会在动中、看似无注意力、无意识地去学习,这种天机,需要人们加以苛护,而不需要用成年人的要求,用注意力之要求去加以斩丧。注意力只对成年人有效,拿对成年人有效的去简单用到孩子身上,我觉得存有疑虑。我所述合乎古人的观察与思考,古人也是这样么认为的,认为存有开知与未开知之差别,在未开知之前,纯是天机,在开知之后,才要求注意力等。

    当然我对教育学不懂,所说未必敢自以为是,所以只是向老大请教与交流。

    1个月前 0条评论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季谦案:本来我对幼儿“注意力”的问题,也有类似大秦的看法。上帖是就着 KEVIN 的话而说及。其实我上帖所说的幼儿读经的所谓“注意力”,是指“能静下来读书的时间”的意思。读经所用的“注意力”,不是“以思考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如果是“思考及知识学习”方面,此则以大秦所说为是。

    2009/06/01 10:17pm

    1个月前 0条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直达您所关心的教育问题……
(点击底部菜单【本站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