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经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1、王老师主编的经典《学庸论语》为何要把《论语》编排到最后,而把《大学》、《中庸》排前?王老师推广读经是以《论语》为首的,采取这样的编排方式有特别的用意吗?
2、我孩子(五岁)今年10月上旬开始读经(从《大学》开始),大概在11月下旬基本能背诵;现在正在诵读《论语》,估计12月下旬能把《学而第一》、《为政第二》背完。读经每天约45分钟左右(在家),最近幼儿园在教背《三字经》,为了增强孩子的兴趣,在家里也总给她复习《三字经》。有个问题问王老师,就为了让孩子易记,我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每晚(早上时间短只是听录音)先让孩子跟着录音指着字通读,然后单自然段教读直到能背诵后,再进行下一自然段的教背,这样造成孩子对整篇文章不能连贯的背诵,有些需要稍作提示,这样做是否可行?另外是否要等到孩子把全篇熟练自如的背诵后,才能进行下一篇还是另有更好的方法?请王老是及各位老师、家长指教!
3、王老师的适合幼儿阅读的《佛经选》何时能出版?我于一个网站上看到题为王财贵教授的《儒释道综论(上、下)》,王老师是否真的做过这样的报告或演讲(因为好像未公开出版,担心冒牌)?王老师是否对佛学也有很深的证悟?
4、老法师与王教授的对话中看出法师在童蒙教育中是首推《弟子规》的,而教授首推《论语》,两位都是善知识、好老师、大德之士,我等学识浅薄之人当以何种态度对待?
-
儒释道综论上下,是王老师于台湾师范大学读书会的课堂实录,是学生打字出来以分享给无缘上课的朋友的,您请放心,是真货。
顺便做个宣传:王老师此读书会已持续数十年,这学期读的仍是牟宗三先生所著”佛性与般若”下册天台部,虽讲天台,但老师确实常常”儒释道综论”。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块来研读。(虽然已将学期末,还剩一两周即停课了,但开学后仍会继续的,地点在:台北和平东路一段台湾师范大学诚306教室)
1个月前 -
敬答如下:
一,有关登录问题,如魏老师所说。又,亦可上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二,如陈老师所说,大学中庸所以放在论语前,是依朱子的集注,因为正式把这学庸论孟配为四书,是朱子创始,为尊历史,故虽以论语为要,亦不敢动朱子的次序。但我教学,还是从论语开始。
三,儿童背诵之过程,我想应无定法,要分大段或小段进行,皆可。但有了相当份量(一千字左右)即应加以连串,因为根据人类遗忘的规律,是愈早复习愈容易。又,数百或一千字连起来背,其本身即是一种大能力的训练。一个智能不足,脑神经发展有障碍的孩子,可以因为连起来背大学一篇(约一千七百字),而得到治疗。何况一个正常的孩子?一个孩子能背半部论语或一部老子,就有脱胎换骨之功。
四,“佛经选”快编好了。但这并不是所谓“适合幼儿读的佛经选”,这是为永恒佛学而编,不关乎是幼儿还是成人。
五,注重论语,论语为先,盖以其为文化的源头,学问的根基。若弟子规为先,是注重生活的规范,具体的实践。虽似所重不同,但不仅两不相妨,且须相辅相成。
1个月前